股票

股票是公司權益的一種,代表持有者在公司中的一部分所有權。此標籤包含股市分析、選股策略、交易技巧等相關內容。
香港家族辦公室熱潮:富豪錢流向邊類資產?(附平民跟風策略)

香港家族辦公室熱潮:富豪錢流向邊類資產?(附平民跟風策略)

文:財經筆記|CFA持證人 「陳太,我哋小市民同富豪投資有咩關係?」上週茶餐廳裡,街坊張師奶一邊睇住恒指跌200點,一邊問我。 答案就藏在一個數字裡:2024年,香港家族辦公室管理資產突破6,000億港元,較3年前激增120%。這些「隱形富豪金庫」正悄悄重塑市場——從你買嘅REITs收息,到地鐵口Bitcoin廣告,背後都有佢哋嘅身影。 今日就同大家拆解: * ✅ 富豪點樣透過家族辦公室「錢搵錢」? * ✅ 平民點用「降維打法」跟風執浪尾? * ✅ 3個必避地雷(附真實中伏案例) 溫馨提示:本文無hard sell金融產品,只有實戰邏輯與工具清單。 【Part 1:家族辦公室點解突然爆紅?】 1.1 香港政策紅利:免稅+簡化流程 * 2024稅務修訂:家族投資控權工具(FIHV)利得稅全免,資產門檻降至1億港元(舊制需5億)[1] * 案例:菲律賓許氏家族2024年落戶香港,省回每年2,300萬稅款用於投資大灣區物流地產[
FQpedia
阿里騰訊VS美股七巨頭:2025年科技股點揀先賺到『安心錢』?

阿里騰訊VS美股七巨頭:2025年科技股點揀先賺到『安心錢』?

以下文章針對「阿里騰訊VS美股七巨頭:2025年科技股點揀先賺到『安心錢』?」這個主題,綜合了近期市場資訊、專家分析及宏觀經濟背景,以協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未來科技股的投資潛力與風險。本文以香港本地讀者角度出發,採用較為貼地、友善且專業的語氣,並結合實際數據及事件,嘗試為各位投資者提供更全面的參考。 一、引言:2025年為何值得關注? 相信不少市場參與者都注意到,2024年以來科技股市場走勢跌宕起伏,既經歷了人工智能(AI)概念的熱潮,也受到地緣政治、全球通脹及利率政策等因素的影響。伴隨2025年的到來,市場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可望逐漸平穩復甦;各大央行(包括美聯儲)開始傾向於更穩定或略為寬鬆的貨幣政策。然而,新的挑戰和機遇也隨之而來: * AI技術競爭加劇:美國企業在AI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,但近年來中國本土科技公司(例如阿里巴巴、騰訊,以及新興AI初創公司DeepSeek)正迅速崛起,帶來更多投資機遇與不確定性。 * 監管環境變化:中國官方對大型平台的規範在2023年與2024年後期逐漸放鬆,旨在刺激經濟及支持創新型企業;美國在科技巨頭之間的壟斷問題及數據隱私方面也在加大監管
FQpedia
香港樓市冰火兩重天:地產股 vs REITs,邊個更抗跌?

香港樓市冰火兩重天:地產股 vs REITs,邊個更抗跌?

用真實數據拆解風險,教你喺動盪市況中穩陣收息! 年初二車公誕,鄉議局求得24號中簽「莫教枉費用心機」,喻意戒貪心,正正切合我們今日的主題! 「樓價插水3年,寫字樓鬼影都冇隻(空置率14%!),但係地產股同REITs嘅表現竟然一個天一個地?」 ——2025年嘅香港樓市,一邊係住宅同商廈價格持續探底(冰),另一邊卻有物流倉庫同數據中心逆市加租(火)。 作為小投資者,點樣喺冰火之間穩陣投資? 本文用真實數據,教你揀啱抗跌資產! 第一部分:地產股——冰封市場下的「危與機」 1. 地產股跌到咩水平?數據話你知 * 樓價跌足27%:2021年高峰至今,中小型住宅價格累跌近3成[1],拖累發展商盈利。 * 股價反映現實: * 新鴻基地產(0016.HK):2024年股價跌至HK$75,較2022年高位回落35%[2]。 * 恆隆地產(0101.HK):靠內地商場撐場,股價相對硬淨,但商廈空置率14.8%成隱憂[3]。 2.
FQpedia
普通投資者如何透過ETF分散AI投資風險?從策略到實戰的完整指南

普通投資者如何透過ETF分散AI投資風險?從策略到實戰的完整指南

引言:AI投資的黃金時代,風險與機遇並存 2024至2025年,全球AI產業迎來爆發式成長:從生成式AI(如ChatGPT、Sora)到AI硬體(如算力晶片、伺服器),技術突破帶動企業市值攀升,也讓「AI投資」成為熱門關鍵字。然而,高成長往往伴隨高波動——例如2024年華富人工智能ETF(515980)單月跌幅達6.92%,平安人工智能ETF(512930)在2024年12月雖有規模增長,但管理期內回報仍為負數。 普通投資者若想參與AI浪潮,卻擔心個股波動過大,ETF(交易所買賣基金) 就是你的最佳夥伴。本文將結合最新市場數據與實用策略,教你如何透過ETF分散風險,穩健佈局AI產業。 一、為什麼ETF是分散AI風險的首選工具? 1. 分散風險:避免「押錯寶」的致命傷 AI產業涵蓋硬體(晶片、伺服器)、軟體(大模型、應用程式)、數據服務等多元領域,單一企業可能因技術迭代或政策變動而受衝擊。例如2024年9月,AI伺服器龍頭中際旭創因美國出口限制股價暴跌,
FQpedia
DeepSeek震撼全球:中國AI新星如何引發美國科技股暴跌

DeepSeek震撼全球:中國AI新星如何引發美國科技股暴跌

甚麼是DeepSeek?為何它與美國科技股暴跌有關? ——解讀中國AI新星的「低成本革命」與全球市場震盪 引言:一場來自東方的「AI震撼彈」 「你聽說了嗎?中國有家公司只用560萬美元就做出媲美ChatGPT的AI!」 2025年1月27日,這則消息像病毒般在華爾街交易大廳蔓延。當天收盤鐘聲響起時,美國科技股指數已是一片腥風血雨:輝達(NVIDIA)市值單日蒸發逾6000億美元,相當於跌掉一整間星巴克的總市值;被視為「AI心臟」的納斯達克指數暴跌3%,創下2022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¹。 這場風暴的源頭,竟是一家成立僅一年、員工不到200人的中國AI初創公司——DeepSeek。究竟這家「小蝦米」如何撼動全球科技「大鯨魚」?它的技術突破為何讓華爾街陷入恐慌?本文將化身你的「科技金融導航員」,用白話解析這場風暴的來龍去脈,並教你用三個關鍵指標看懂AI投資趨勢! 第一章:DeepSeek是誰?——從默默無聞到撼動矽谷 1.1 公司背景與技術亮點 DeepSeek的誕生故事充滿戲劇性。2023年3月,中國對沖基金經理梁文鋒在杭州一間共享辦公室成立這家公司時,外界只當是又一個「想
FQpedia
稅後淨營運利潤(NOPAT):定義、公式與深度解析

稅後淨營運利潤(NOPAT):定義、公式與深度解析

稅後淨營運利潤(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,簡稱 NOPAT)是一個在財務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。NOPAT 是公司核心業務稅後產生的利潤,排除了資本結構對盈利能力的影響,因此能夠幫助投資者和管理層準確了解企業核心運營的效率。本文將深入探討 NOPAT 的定義、公式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關鍵作用,並通過範例計算和特殊考量,帶您全面掌握這一指標的精髓。 什麼是稅後淨營運利潤? 稅後淨營運利潤是公司核心業務在稅後的淨利潤,不考慮與資本結構相關的融資成本(如利息支出)。這一指標通常用於衡量企業的經營效益,因為它可以真實反映公司的核心業務表現,而不受資本結構或融資方式的影響。 NOPAT 特別適合於自由現金流(FCF)和經濟增加值(EVA)的計算,因為這些指標同樣需要專注於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。無論是投資者進行企業間比較,還是管理層評估內部績效,NOPAT 都是一個關鍵的參考依據。 理解稅後淨營運利潤(NOPAT) NOPAT 的計算公式如下: NOPAT = 營運利潤(EBIT) × (1 - 稅率) 以下是公式中的關鍵組成部分: * 營運
FQpedia
《突發!騰訊遭美國列入軍方合作名單 股價暴跌9% 中美科技戰再升溫》

《突發!騰訊遭美國列入軍方合作名單 股價暴跌9% 中美科技戰再升溫》

美國國防部於2025年1月7日發布最新的「中國軍方合作企業」名單,中國科技巨頭騰訊控股(0700)首次被列入其中,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市場震盪。騰訊在美國場外交易(OTC)市場股價應聲暴跌超過6%,報49.91美元,相較香港市場最新收市價跌幅超過5%。此舉被市場解讀為中美科技戰進一步升級的信號,不僅影響企業聲譽,更可能為未來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行動埋下伏筆。 黑名單新增中資科企 美國國防部透過副部長辦公室在聯邦公報上發布最新名單,除了騰訊外,同時被列入名單的還包括寧德時代(CATL)及Autel Robotics等多家中資企業。根據《威廉.M.托恩伯里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》第1260H條款,美國國防部需要每年更新及公布「中國軍方合作企業」名單,直至2030年12月31日。這份名單的發布,標誌著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監管進一步收緊。 股價急挫投資者憂慮 消息公布後,騰訊的OTC股價即時跳水,一度暴跌超過6%至49.91美元,創下近期新低。市場分析師指出,雖然目前美國國防部尚未明確說明此次列名對相關企業的具體影響,但從過往經驗來看,被列入類似名單的企業往往會面臨諸多經營限制
FQpedia